追溯余熱鍋爐的發展概況
八十年前美國首先在銅反射爐后裝設余熱鍋爐,開始做回收余熱的嘗試,五十年前在煉鋼平爐后面開始裝設余熱鍋爐。在這幾十年中,世界各國對余熱鍋爐也不同程度地進行了一些研制工作,而進展卻一直不快。其原因除了是對余熱利用可能重視不夠之外,但更主要的是沒有掌握好它的規律。五十年代以后,余熱利用才得到較快的發展。尤其六十年代閃速熔煉技術的出現,對余熱鍋爐設計與利用7得到較快的發展。尤其六十年代閃速熔煉技術的出現,對余熱鍋爐的研制工作更起了促進的作用,使積灰、腐蝕、磨損等方面的問題都逐少得到了較好的解決?,F僅以有色冶金余熱鍋爐為例,進一步說明余熱鍋爐的發展情況。它基本上可以分為初期、中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。
在初期階段中,對有色治金余熱的特點和煙氣、煙塵的特性等了解的很不夠,錯誤地把余熱鍋爐等同地當做一般鍋爐來對待,以為把一般通用的鍋爐裝上去即可達到回收余熱的目的了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各國先后設計了一些余熱鍋爐。
美國在1900年在安納康達銅冶煉廠反射爐后裝的斯達林型余熱鍋爐,日本在1952年設計的第一臺沸騰焙燒爐余熱鍋爐,日本于1958年使用的銅反射爐余熱鍋爐。這些鍋爐運行不久即被積灰堵死。余熱鍋爐經過兩星期的實際運行,通風損失從12毫米水柱增加到73毫米水柱。被迫停爐檢查發現爐內通道幾乎全部被煙塵堵死,且部分鋼管有被嚴重磨損的痕跡。分析積灰的主要原因,是由于煙氣進入第一通道時,首先和鍋爐管成橫向沖刷,在下部灰斗處亦成橫向沖刷,在爐膛中間又布置了受熱面,使煙氣和煙塵的輻射放熱不能很好地進行,從而使煙塵大量地粘附在管壁上。下部灰斗的磚面沒有水冷壁保護,加上煙氣轉向第二通道時產生的渦流,從而也加剛了煙塵的堆積。
為了解決嚴重的積灰問題,經過反復的研究和改進,從而進入了中期發展的階段。日本使用的銅反射爐佘熱鍋爐,美國使用的煙化爐余熱鍋爐。這些余熱鍋爐的特點是都有一個較大的輻射冷卻室。輻射冷卻室的主要作用是把煙溫降低到某一特定的溫度以下,使煙塵由熔融狀態變成固體顆粒,并在其中沉降下來,然后煙氣再進入對流區,這樣做雖然使積灰問題有所改善,但每當冶煉原料、燃料種類有所改變,或冶金爐負荷需要強化時,就經常出現嚴重的積灰,而以下鍋筒處最為嚴重,往往迫使余熱鍋爐停爐清灰,以致影響了正常工藝生產。以上說明這種型式的余熱鍋爐是還沒有根本過關的。
鑒于上述情況,而取消了下鍋筒,并把上鍋筒和集箱都移至爐外,把對流受熱面改為縱向沖刷的屏式受熱面,有的還主張把自然水循環改為強制水循環。
這樣到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即發展到了較為成熟的第三階段。在這個階段中,有色治金用余熱鍋爐的結構型式基本上有兩種。一種為多通道式余熱鍋爐,煙氣在鍋爐中成多回程式流動。另一種是直通式余熱鍋爐,煙氣在鍋爐內不轉彎,成直流式流動,實踐證明,這些余熱鍋爐經長期運行都是比較正常和可靠的。
上述這些余熱鍋爐在結構布置上雖各有它獨特的地方,但在防止積灰、防止腐蝕、防止磨損等方面基本上都得到了解決,代表了當前的世界水平。但是,隨著工業的發展,工藝流程的革新,肯定將會對余熱鍋爐提出更新的課題和要求。
如果您對余熱鍋爐感興趣,請致電青島凱能科技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
以上文章來源于青島凱能環??萍脊煞萦邢薰荆╳ww.52jko.com)
產品推薦
同類文章排行
- 節能環保余熱鍋爐:煙氣余熱利用實現綠色發展
- 低溫省煤器技術創新引領行業新潮流,
- 為什么要做發電機組尾氣余熱利用?
- 余熱發電和火力發電哪個更環保清潔?
- 關于煙氣余熱回收鍋爐的工作原理介紹
- 余熱發電與火力發電的優劣勢對比
- 認識燃氣輪機余熱發電的工藝流程
- 沼氣發電機組的煙氣余熱回收利用
- 不容忽視的煙氣余熱回收鍋爐的節能效益
- 余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成本有什么區別?